同治时祭蓝釉烧造水平也无起色,釉色泽深沉,呈黑蓝色调,不及清中期以前的艳丽,也缺乏柔和的光泽,旋釉不匀。蓝釉器底多书“大清同治年制”楷款。
清光绪蓝釉器的烧造在晚清中成就,祭蓝釉胎质细白坚致,色泽浓郁深而泛紫,施釉较匀,釉面匀净,光泽度较好,较少有晚清流釉现象,底白釉泛青。祭蓝釉器除光素无素无纹外,另见有描金、暗刻、加彩等装饰方法。纹饰有花卉纹、桃实纹、花乌纹、皮球花纹、轮花纹、几何纹、回纹等。
光绪时天蓝釉器烧造水平已经无法与清前期相比,生产数量也较少。釉色浅淡泛白,釉质不纯净,施釉不匀,有明显的色差,甚至见有褐色斑点。此时仿康熙祭蓝釉器物较多,仿制水平极高,如仿康熙祭蓝釉棒槌瓶,盘口,粗直颈,硬折肩,长腹,近底内收,浅圈足,通体施祭蓝釉,釉色纯正,釉面光泽,底以青花书“大清康熙年制”楷款。
清康熙时青釉器有豆青、冬青、天青、粉青、翠青等,器型较为丰富,有瓶、尊、壶、觚、罐、花盆、花插、缸、洗、水丞、碗、杯、盘以及文房用品等,有光素无纹饰的,也见有刻花、印花纹饰的,装饰题材有缠枝莲、鱼藻纹、海水龙纹、二龙戏珠纹、四季花卉、灵芝纹、竹节纹、云纹等。
康熙时的青釉器外底均施白釉,官窑以青花楷书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字三行款,无边栏。仿宣德时的龙泉荷叶式盘,其外底有青花楷书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双行仿款,外围青花双圈。官窑豆青器,有书“大明嘉靖年制”款的,而且往往以横书六字款为多见。
从明代后期开始,龙泉青瓷的烧制已趋衰落,景德镇窑仿龙泉青釉的制品则愈益精致。清代豆青色釉淡雅柔和,色浅者淡若湖水,色深者绿中泛黄,釉面凝厚。自雍正、乾隆朝始,宋代汝、哥、官窑的产品开始被大量仿制。入清后,龙泉窑已衰败,但仍有少量生产。
清康熙朝青釉器的釉色匀净,色如豆青,因此也称豆青。除纯色的豆青器外,康熙朝还有豆青地釉里红、豆青地青花和豆青地青花加红彩等各类品种。
更多资讯咨询 金女士
www.shhypm.net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